发布时间:2025-02-24浏览次数:89
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市区以东约40公里的大鹏半岛,该区域拥有深圳唯一的国家级地质公园,以火山岩、沙滩、海蚀崖等自然景观吸引众多游客。然而,毗邻的知名发电设施——大亚湾核电站却鲜有居民踏足。
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年投入商运,随后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、二期项目,统称为大亚湾核电基地。目前,该基地包括3座核电站、6台核电机组,总装机容量超过612万千瓦,成为全球最大的压水堆核电基地之一。
作为国内核电领域的重要基地,大亚湾核电基地培养了我国核能行业的核心人才,并为中国广核集团的成长奠定了基础。至2024年底,该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9846.7亿度,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2.9亿吨,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,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约221.6万公顷,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持。
核电站作为重资本、长周期项目,前期建设投入大,但建成后回报稳定。从中广核控股的中国广核公司财报来看,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25.49亿元和393.77亿元,其中电力销售收入分别为625.17亿元和303.74亿元,2024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毛利率达48.73%。
在安全性方面,大亚湾核电站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,包括近1米厚的核岛安全壳、燃料包壳及压力壳三层屏障,以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。此外,核电站设有各类应急预案,并定期检查维护,每18个月进行一次换料大修。
相比之下,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“华龙一号”在安全性方面进一步升级,采用了单反应堆设计及双层安全壳,总厚度达3.1米,具备抵御大型商用飞机撞击和9级以下地震的能力。为了防止类似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,“华龙一号”在厂房顶部增设了高位水箱,即使失去外部电力,也可通过重力冷却72小时,保障堆芯安全。
2024年,大亚湾核电站完成首个30年大修,实施近200项技术改进。目前,距离初始设计寿命40年尚有约10年,中广核已开始筹备机组延寿工作。
核电发展历程充满挑战。70年代,中国核电建设和运营经验尚为空白,资金、技术来源都是难题。1978年,邓小平访问法国期间计划引进两座核电站设备,预计投资31.38亿美元,而当时我国外汇储备仅1.67亿美元。为解决资金难题,中广核创新性地采用“借贷建设、售电还贷、合资经营”模式,引入外资支持项目建设。
经过四年选址,最终决定在大亚湾区域建站,该地建立在整块花岗岩上,地质稳定,远离地震带。1987年,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,随后,中广核选派三批共110余名学员赴法国学习,他们被称为核电“黄金人”,学成归来后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1994年,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用,标志着中国核电事业的正式起步。随后,国家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,即中国广核集团前身,以已建核电站收益支持新项目建设。
如今,中广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核能公司,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、16台在建机组。“华龙一号”成为我国在建核电机组的主流型号,实现了关键设备自主化,国产化率达到100%。
未来,核电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2024年,国务院核准了11台新机组建设,规模创近年来新高。国家能源局表示,到2025年底,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6500万千瓦,并稳步推进新项目建设,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。